学科交叉专业建设的逻辑遵循与改革路向

   发布时间: 2024-10-21    访问次数: 10

摘  要  高校的学科交叉专业建设应遵循重大战略逻辑、高深知识逻辑、需求导向逻辑和学生成长逻辑;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匹配为目标,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旨归。在实践探索中,形成学科交叉专业建设的“三大路径”:面向未来产业“打造”交叉专业、推动学科互融“孵化”交叉专业、依托传统学科“生长”交叉专业。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专业建设,要坚持理念创新,营造交叉融合的良好氛围;坚持组织创新,强化交叉融合的组织保障;坚持机制创新,强化交叉融合的制度保障;坚持课程创新,强化交叉融合的资源供给。

关键词  学科交叉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推进学科交叉专业建设,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难题、积极培育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举措。学科交叉专业是指两个或多个学科领域相互融合、交叉渗透形成的新的专业领域。当今世界,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光靠单一学科已不足以破解重大的科学难题,高校加强学科交叉专业建设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本科专业优化调整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源泉。
学科交叉专业建设的逻辑遵循
高校学科交叉专业建设是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积极培育破解“卡脖子”技术的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有效贯通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匹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新时代我国高校学科交叉专业建设应遵循如下逻辑:
遵循重大战略逻辑。近年来,学科交叉融合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事实上,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多项“卡脖子”技术大多集中在学科交叉领域。同时,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也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近25年来,交叉合作研究获诺贝尔奖的比例接近50%,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因此,高校需要通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措施,从根本上破解制约我国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培育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遵循高深知识逻辑。一方面,学科与专业的内涵和指向有所差别。学科是专门化的、系统化的高深知识体系,本质上是一种学术分类,一门学科是按照科学的性质而划分的一个知识门类,指向于高深知识的系统传承与创新;专业是依据知识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所设置的学业类别,通过高深知识的教与学进行人才培养,指向于不同领域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科与专业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科是专业的基础,学科提供了专业设置所需的知识“养料”;专业则是学科知识的组合,培养能够契合社会产业需求的人才。学科交叉专业是联通学科知识与新产业需求的“桥梁”,基于学科交叉专业设置的专业结构更新可以促进学科知识的创造和扩展,进而优化学科结构。因此,高校学科交叉专业建设应遵循高深知识逻辑,实现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双向赋能。
遵循需求导向逻辑。从应然角度讲,高校学科专业建制应基于知识分化与产业需求的共同作用,以知识分化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建制具有学科内敛性,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建制具有社会建构性。由学科发展史可知,知识总量的不断增长是学科分化与产生的基础。以往,封闭式知识生产模式导致高校学科演化及专业设置更多受到知识内在分化逻辑的影响,囿于学科自身逻辑,回应实际产业需求不足,专业设置的社会建构性薄弱,形成封闭式学科专业建制路径。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化发展,封闭式的知识生产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外部多元主体参与到知识生产过程中,新知识生产模式具有显著的外向性,这与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设置相耦合。因此,高校学科交叉专业建设应遵循需求导向逻辑,实现学科专业体系开放式调整优化。
遵循学生成长逻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和行业不断涌现。首先,这种快速变化、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环境要求学生具备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迅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高校要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平台和多样化的视角,使他们能够在面对未知挑战时,灵活调整策略,快速适应新环境。其次,学生面对复杂性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层面的多种因素,并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产生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高校要鼓励学生跨越传统学科边界,融合不同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最后,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兴趣、特长和职业目标,同时终身学习也是学生维持竞争力、实现持续成长的关键。高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学习路径,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定制个人学习计划,要培养学生的自我驱动和自我管理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高校学科交叉专业建设应遵循学生成长逻辑,面向未来培养学生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学科交叉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
高校学科交叉专业建设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匹配为目标,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旨归。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华南理工大学坚持因时而变、因势而新,重点瞄准国际技术发展前沿和制约我国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需求,探索学科交叉专业建设的“三大路径”,着力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人才。
主动创新,面向未来产业“打造”交叉专业。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学校主动面向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两大重要方向产业新设新工科专业,其中:“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2024年全国首个获批成立)作为跨越物理、化学、生物和工程的交叉学科专业,立足于智能先进材料的开发与工程化的重大需求,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软物质领域基础知识,解决多学科交叉领域前沿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未来材料产业输送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层次人才;“智能海洋装备”专业(2024年全国首个获批成立)通过加强海洋工程、机械工程、智能技术、大数据处理、软件设计等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致力培养具有海洋工程专业基础,掌握人工智能、大数据、机电控制一体化等多学科知识,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的高素质人才,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以及未来空间产业迅速崛起贡献力量。
交叉求新,推动学科互融“孵化”交叉专业。加强理、工、医、管、法等多学科的深度交叉与融合,通过打破学科壁垒,培育新的专业领域,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是“工学+艺术”。在工业设计专业组建“信息与交互设计实验班”,以“1+3”模式为框架实行“工学+艺术”学科交叉培养。二是“工学+管理学”。依托物流工程、电子商务等学科,增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大力培养既具备硬核工科技术又懂管理学知识、掌握大数据分析、能实施智能化商业决策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才。三是“医学+工学”。医学影像学专业在培养方案中融入计算机、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培养“懂工学的医生”,形成独特的“医工结合”办学模式。四是“法学+工学”。知识产权专业依托学校各项专利指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华南地区高校首位的优势,大力培养既懂技术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此外,自2021年起设立“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工商管理”“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等双学士学位试点项目,采取先集中培养后个性化分流的“2+2”双向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弥久恒新,依托传统学科“生长”交叉专业。这一路径着重于在传统工科专业中融入新技术、新理念,形成交叉专业的新增长点,以适应现代产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学校积极整合微电子、电信、材料、化工、机械、自动化等学科的优势资源组建集成电路学院,设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两个本科专业,以超常规的方式培养致力于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的集成电路人才。此外,学校面向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依托“食品科学与技术”学科,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食品营养与健康方向,后增设为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强化“学科交叉、实践引导”,培养具备食品营养与健康分析、研发、生产、监管等多方面专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学校为适应建筑行业可持续化和智慧化发展趋势,依托传统土木工程学科增设智能建造专业,大力培养具有土木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自动化、工程管理等交叉学科背景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加快促进土木建筑业升级转型。
学科交叉专业建设的改革路向
高校学科交叉专业建设具有双重价值意蕴:既是高校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知识创新水平,强化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关键一招。面向未来,高校应在遵循学科专业建设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坚持理念、组织、机制和课程创新,为学科交叉专业建设提供保障。
坚持理念创新,营造交叉融合的良好氛围。促进高校的学科专业深度交叉融合,需要营造重视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理念氛围。一方面,高校应打破仅关注学科自身发展需求的内隐文化,塑造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致力于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外适文化,有力支撑高校开展服务于外部现实需求的交叉学科研究和交叉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在国家促进高校学科交叉融合的利好政策驱动下,高校要自上而下地将学科交叉专业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与规划,强化学科交叉理念自学校顶层至基层学术组织的传导。此外,通过建设开放式交叉学科研究大楼、交叉学科研究实验室等物理空间,塑造鼓励交叉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
坚持组织创新,强化交叉融合的组织保障。从世界一流高校促进学科专业融合的发展经验来看,灵活的机制是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要打破传统学科专业组织的固化结构,创新学科交叉专业的组织形式。在校级层面,建立统筹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和交叉人才培养的组织载体,突破传统学科组织的阻隔,为交叉融合提供组织归属与支持。在院系层面,发挥院系专业负责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勇于走出“舒适区”,通过联合共建、重组合并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学科专业内的资源共享,借助多元组织形式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交叉研究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提供组织载体。
坚持机制创新,强化交叉融合的制度保障。学科交叉专业配套制度建设是确保交叉融合走深走实的关键,高校需制定针对学科交叉专业的相关制度,保障教学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相关活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一是要推动实施教师跨学院跨学科双聘或多聘办法等灵活聘用办法,允许教师在校内多个学术单位工作,形成对学科交叉专业的稳定师资支撑;二是要改变传统以单一学科为基础的评价标准,针对从事交叉专业教学科研活动人员制定专门的研究成果评价、工作量计算、职称晋升制度,为交叉研究和交叉人才培养提供适合的土壤;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学科交叉专业的资源支持与激励制度,从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保障研究活动和人才培养活动。
坚持课程创新,强化交叉融合的资源供给。课程教学是保障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学校要适时修订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着力打造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开设涵盖不同学科领域前沿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丰富多样的跨学科课程模块,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加强跨学科教学团队建设,吸引具有多学科背景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包括企业资深工程师)参与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搭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优化课程管理机制,推动不同院系、不同类型课程开放制度,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培养需要跨学院跨学科选课;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学科交叉课程体系的质量评估与监测机制,不断改进和优化课程体系,确保课程教学质量。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知识生产模式下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1YJA880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原载2024年第18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作者: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