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工作指引》 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在常州召开

   发布时间: 2024-08-30    访问次数: 60

8月2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普通高校产教融合工作指引》团体标准立项评审会在常州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政协教卫体委员会分党组书记、主任葛道凯,嘉兴大学党委书记沈希,洛阳理工学院校长丁梧秀,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徐守坤,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邓志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王新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事业发展部副主任白逸仙、培训中心执行主任赵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余东升,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技术部主任王天羿,国际标准化组织管理咨询技术委员会主席姚歆,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严志庆,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恽伶俐,阿里云高校合作部负责人郭伟杰,以及常州大学教务处、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阿里云大数据学院,中以机器人产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研究院,资产经营公司相关负责人等来自14家高校、协会、企业的30余名专家参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吴英策主持会议。 

葛道凯对常州大学前期开展的大量基础性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在听取了各位专家的发言后,他表示,党的教育方针始终要求我国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而产教融合是指导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则。近年来,学会充分发挥专家力量和组织优势,实施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不仅促进了产教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也显著提升了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他指出,产教融合是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变革,《普通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响应国家战略、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布局的谋划和制度设计的创新,将对产教融合产生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徐守坤对高教学界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产教融合正是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题中之义。制度创新是改革的重中之重,而标准创新是制度创新的重要组成。产教融合作为汇聚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关键节点,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完善体系,填补空白。2023年,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下,牵头研制《指引》,会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研究分会、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开展工作,先后赴20余所典型高校开展实地调研,广泛邀请70余位高校、企业、政府相关专家开展3轮研讨,开展深度访谈调研50余次,面向近600所高校征求意见,确保了标准制定的专业性、广泛性和可操作性。学校将认真梳理、充分吸纳专家的意见建议,尽快形成正式标准文本,为推进产教融合贡献常大力量。 

吴英策指出,《指引》是响应国家战略、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举措。通过制定团体标准,能够明确高校在产教融合中的角色定位、任务目标、实施路径和评估体系,为高校提供可操作的指引,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广泛参与。学会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的原则,加强与各方力量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常州大学教务处、产教融合教育办公室、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就《指引》作专题汇报并答辩。与会专家围绕《指引》的研制目的与意义、适用范围、标准框架及内容表述等方面集思广益,在深入研讨后全票推荐立项。专家组一致认为,制定《指引》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可为有效推动普通高等学校系统推进产教融合工作提供示范,高质量服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战略,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近年来,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办学特色,示范效应日益凸显,改革试点经验获江苏省委员会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常州市政府成立龙城科创学院深度应用中以机器人产业学院模式;服务能级不断提升,担任教育部现代产业学院秘书处单位、长三角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单位,高位服务国家、区域产教融合战略,得到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指引》研制工作,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中开新篇、谋新局,努力绘就常州大学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画卷!